早春黄山自助游
更新时间:2011-9-21
小编:记忆
来源:
1173
前番秋日黄山的天高云淡还残留在脑海中没有散尽,又开始神往冬日黄山的冰雪神韵,新年之初再登黄山,托上天眷顾,我终于看到了晶莹剔透、冰清玉洁如童话般的雪中黄山,果不虚此行。 正所谓气象万千,黄山好些美景可遇而不可求,比如我心神往之的云海。不过有些美景还是有踪迹可循的,比如日出,只要天气晴好大多能看到;再比如雪景,看了天气预报登山也来得及。黄山的美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展现,但是春、夏、秋多少有点大同小异,唯有冬季的银装素裹最为别致。但再美的景致如果可以寻常得见必不被珍惜,人类总是留恋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,就黄山而言,云海算是,雪景也算是。登黄山,领略了黄山的天高云淡,寒风乍起便又开始神往黄山的冰雪神韵,计划寻个周末直奔黄山,观赏壮丽的日落、浩瀚的云海和晶莹的雾凇。但是天不遂人愿,春节前每个周末几乎都有杂事缠身,等到春节时大江南北艳阳高照,眼看又是一个雪季即将过去,感慨人生又能有多少个雪季?前面已尽数错过,未来又能有多少机会在雪季登临黄山至高处?每经历一次过去便少一次未来,真的是人生苦短!总体而言,我的人生观还是比较消极的,我之所以到处旅游,除了兴趣,就是希望有一天当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,我会因为有着比别人更多的体验而无憾。 特地打电话到北海宾馆问黄山上是否有雪,答曰无雪,想立春已至,赏黄山雪景之心渐死。周日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,想着室外的阴冷,整日盘桓床上,醒了看会儿电视、累了眼一闭又入了梦乡,几番往复直到傍晚时分才起床上网。百度搜了一下黄山的天气,前一日竟是小雪,内心立马活泛了起来。云海楼,这是黄山脚下最著名的自助游客栈,登陆它的网站,询问黄山的天气,果然是下了小雪。我有点心黑,希望这次登黄山能同时看到雪景、日出、云海,但是对方一再强调云海需要运气,预测出现的概率不一定大,但是他告诉我“按说山上的雪景应该是非常漂亮的”,就冲这句话,立马决定去黄山,就在今夜。 漫漫长途一个人驾车去黄山是不现实的,接下来就是找伴的问题,老婆愿意同行但似乎有点勉强且不会开车,淘汰。那就只能诱惑朋友同行,有共同语言且可以轮流驾车,这是最佳的选择,我们一番电话沟通,他再几番电话请假,成交,夜里一点半出发。 等到出发时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,其间雪花渐大,直到湖州雨雪才渐止,由此及彼,大胆想象黄山此刻一定也是漫天飞雪。 原本计划两人出行,一人开车一人休息,过半轮换。但常人的本性是相信自己总是胜过相信别人,开车也是如此,只要不是自己开车,无论驾驶者水平再高,总归不及方向盘抓在自己手里放心,又怎能安心入梦?再加上有话可说,两个人一直聊到东方既白,但是聊天内容事后想想实在是无聊,好像全是跟工作相关的狗屁事。 六个小时、四百七十公里之后到达黄山脚下的汤口镇。有些东西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,到了汤口镇准备找个饭店停车吃早饭,曾经几次想靠边停车但都没停,最终停在了一家饭店门口,推门一看居然就是昨晚登陆过网站的云海楼。 清冷的早晨,满满一大碗热粥就着咸菜也是一种享受,幸福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。稍后把车就停在云海楼的门口,打的直奔云谷寺。随着山路盘旋海拔慢慢升高,窗外已是一片银色的世界。 我工作不如朋友敬业,朋友在玩上不如我专业,雪中登山穿的衣服居然没有帽子,雪花飘落对他来说实在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。我买门票的时候,他忙着买帽子。想着山道湿滑,我在云海楼顺带着借用两根手杖,解决了手上的问题。晓刚负责解决脚下的问题,店主推销冰爪,新的10块一副,回收的(估计是在出口处捡来的)5块一副,他选择了废物再利用。于是彼此表扬了一番:节约倒在其次,这就是低碳生活,我们都是环保人士。 从云谷寺乘新索道直上白鹅岭,轿厢外面已是茫茫雪原,不由得想起当年风雪之中缆车悬停在玉龙雪山索道上飘摇,恍若隔世,其实只不过七年的时间,但是这七年我却经历了很多人一生都不会经历的东西,往后数数还能再有几个七年?还能再有几个有质量的七年?不多也! 步出索道站眼前是一个混沌的世界,粉砂一样的细雪还在纷纷扬扬的洒着,除了眼前的步道和身旁的树木几乎什么都看不见,我和晓刚打赌能见度是否有100米,答案是无法考证,因为白茫茫雾茫茫一片实在没有距离感。 站在观景台放眼望去,云海、奇松、怪石一无所见,眼前的一切和自己昨晚在家中、昨夜在车上想象的雪中黄山差之千里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,好多事情非身临其境不得切身体会个中滋味,往往得到的结果和自己孜孜以求的过程完全不匹配。 可惜此刻我没有选择的权力,只能去适应当下的黄山,管它美与不美,它就在你的面前。没有美丽的雪景可赏,我们还可以呼吸黄山上纯净的空气,据说雪花具有纯净空气的功用,雪中登山只当是洗肺,想想办公室里一帮可恶的烟鬼无时不在毒化本已不清新的空气,倍觉此刻的可贵。每次外出旅游,如果景色差强人意,我都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聊以自慰,无论如何也比坐在办公室里强。 顺着山道慢慢往前走,突然想起今天居然是情人节,到了我们这把年纪已经不太会记得这个舶来品了,但是无论如何,两个老爷们在这个日子登黄山赏雪景还是蛮搞笑的。既然赏不了雪景,我们开始神聊以打发近乎无聊的行程。 西谚说人生四十才开始,而我的人生已经到了光明顶,再怎么开始也是从光明顶往慈光阁前山下的开始,但是,这一段前山下的过程也是很美的,既有黄山最秀丽的莲花峰,也有黄山最险峻的天都峰,不管是精神抖擞地上山还是神情疲惫地下山,只要愿意你的身边永远都会有美景相伴,幸福永远只在于心态。 始信峰、北海、西海一路走过均未做停留,反正除了眼前落满雪花的树木,放眼远眺就什么都看不见,我们也已死心,权作山顶漫步。路过西海大酒店在门前的积雪上用手杖写了**到此一游,这是所有“**到此一游”中最文明的,可以提倡。估计等到积雪融化的时候,这**也就和排云亭前翻腾的云海融为一体了。 慢慢雪开始停了,阴沉的天空时不时露出一点阳光的痕迹,也给了山上游客一丝希望,可惜这缕依稀的阳光也是转瞬即逝,排云亭前原本是云海翻腾的西海峡谷,现在是雾茫茫的不见云海的踪迹。 从排云亭到光明顶1.5公里山路基本都是蜿蜒向上,等到飞来石一带天空的阴霾开始渐渐散去,可以看见淡淡的蓝天了,但是心中已不敢奢望阳光照耀蓝天白云,因为在这黄山之巅期望越高很可能失望越大。 山上游客很少,团队也不多,当然像我们这种两个男人结伴的就更少了,一路上受托为情侣们拍合影的活儿倒是接了不少。可惜,似乎情人节那一天,哪怕是薄有姿色、稍有姿色的都不在黄山上。 说来惭愧,四上黄山到过的最高处都只是光明顶,一个极不具雄伟、险峻气势的山头,放眼望去,左天都右莲花都不曾攀登过,当年也曾经鼓足勇气向天都峰发起过冲击,不过三分之一行程,想到鲫鱼背不禁两股战战遂原路返回,徒留一段丢人的回忆至今不曾抹去,到如今就算有了攀登的勇气也无用武之地,最近五年黄山开放莲花峰,天都峰关闭。 到光明顶已过正午,想吃顿中饭还得下到天海的白云宾馆才有。品质还是一如既往的差,价钱还是一如既往的贵,不接受点菜只有格式化的快餐,服务比起旺季又下了一个档次。不是饿到极点,黄山上的饭菜真的难以下咽,每每此时便会留恋起杭州西湖的种种好来。 参考天气预报,今天还算是好天气,明天又开始转阴,领教了今天的黄山,断不敢再赌明天的日出和云海,过会儿就下山,朋友公休假不多,还是给他老婆孩子多留点儿吧。 离开天海景区不过片刻时间,山顶已洒满阳光。从天海回望光明顶,一个巨大的白色球体高耸云端,那是黄山气象台的多普勒雷达,也是光明顶一个主要标志。光明顶海拔1840.4米,相当于华东地区的乔戈里峰,虽然只是黄山第二高峰,但它却是华东地区有人工作和生活的最高点。 此刻眼前的景致与上午阴云笼罩下的黄山截然不同,在阳光的照耀下、在蓝天的映衬下。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形容词的贫乏与苍白,就一个字:美!其实那山那树那雪和上午都是一样的,不过一个是在阴沉的天空下,一个在蓝天丽日下,竟有如此大的差别,无法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神功。 上午一直没怎么派用处的相机此刻在满负荷工作,同样的景致,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曝光度,生怕辜负此刻眼前的美景,可见上午的行为多少有点虚伪,这把年纪还很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,只不过一点阳光的恩泽就让我们那些虚伪的淡然消失了踪影。 天海下行,经鳌鱼峰、百步云梯可以一路眺望天都峰莲花峰,但是雪后的双峰也是美轮美奂。在太阳光芒的威力下,整个黄山上水汽蒸腾,远处的天都峰不时被雾气遮掩,有如仙境一般。眼前最美不过崖壁上生出的不知名的细小植物,此刻全成了玉树琼花,远远眺望甚至都看不出是雪的造化,俨然它们生来就是这般雪肤冰肌。 下山时遇到挑夫挑着满满的水和蔬菜上山,趁他们歇脚的时候,我问了一个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,为什么不把这些食品用索道运上来?淡季索道也是很空的。挑夫回答我即使用索道运上来,但是从山下到索道站、山上出索道站到酒店两头还是得有人来挑。 说实话,不是万不得已谁会在黄山上做挑夫。黄山的挑夫是这世上最艰苦的营生,山上建设所用的所有材料,小到每块砖头大到成吨的钢构件;山上消费的所有东西,每一瓶水每一棵蔬菜,都是挑夫一步一步挑上山来的。想我们常人上山都是索道,一天黄山下来还是如丢盔卸甲的败兵一般,而这些挑夫常年累月负重上山,即使像今天这样寒风刺骨、山道湿滑,也要挑货上山,真的让人感动!看到他们,你便会觉得山上物价高点也是应该的。但可悲的是,山上每瓶纯净水卖价十块钱的构成中,挑夫所得绝超不过一块钱,其余都被黄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垄断地位拿走了,山上一切商业设施统归黄山旅游,不容别人染指,这才是黄山顶上物价畸高的最主要原因,垄断市场的人永远不会有所谓的善心可发。 事物都有另一面,如果有一天物资上山都能通过索道来运输,这些挑夫也就失去了谋生的手段,这身力气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技能,唯有希望挑夫的力资也能跑得过CPI。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,原本就体力不支,再加上山道湿滑,此刻很有点步履维艰,勉力支撑,所好有美景相伴。 过莲花亭往玉屏楼而去,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景点是迎客松。垂垂老矣的迎客松靠人力支撑,勉强每日迎客,它的身上承载了太多文人骚客的美誉,看看树上斜拉着的钢丝觉得这迎客松也蛮可怜的,人还有退休的那一天,可怜它只要一息尚存还得迎客不已。按当下人类的思维,等到它作古的那一天,估计也得做成标本站在那里继续为黄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服务,死而不已。 年轻的时候精力过剩钞票紧张,下山都是步行,如今精力紧张钞票过剩,下山都是索道。三点到达玉屏楼索道站,和上次相比提早了一个小时,但是少走了一个西海大峡谷,所以体力尚可,不似上次那般狼狈。 下午三点半回到云海楼,想着昨夜通宵未眠,恐回程精力不济,于是订了一间钟点房休息三个钟头,同时为晚餐预订一锅土鸡汤,要求现在就炖上三小时后享用。鸡汤已经炖好,满满一钵,上面飘着一层浓浓的鸡油,那叫一个香啊!生活原本就没有格式,什么叫生活?此时此刻,这钵鸡汤就叫生活!幸福也什么定义,什么叫幸福?此时此刻,这钵鸡汤就叫幸福!土鸡汤本算不上什么徽州菜,最出名的徽州菜是臭桂鱼、毛豆腐,适应不了,徽州菜我比较适应的是笋干煨肉一类的家常菜。 现在云海楼客栈每晚都有黄山游程讲解成为招牌样的保留节目,我们也很想见识一下,特意去问了前台说是六点半照常,我围着黄山沙盘模型转了几圈后见到了楼主程剑的踪影,想想还有六个小时的回程在等着我们,就简短的聊了一会。 半夜时分,车又停在了晓刚家的楼下,昨夜我曾经把车停在同一个地方等晓刚下楼,24个小时过去了,除了新增一段关于雪中黄山的美好记忆,时光好像在这里停驻,一切和昨夜的此刻一样一样。总的来讲,我对这次黄山之行还是比较满意的,一天的风景迥然不同。虽然很期待的云海还是没有看到,但留着和下次一起实现吧。出去玩,既可以选择一群人的热闹,也可以尝试一个人的精彩。期待下一次的黄山之行!